春秋时期,周王室逐渐衰落。当时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。公元前686年,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。他有两个兄弟、公子纠和公子小白。两个公子的师傅分别是管仲和鲍叔牙。纠和小白当时都在别国避难,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,都急着争夺王位。结果公子小白抢到了前面,当上了齐国国君,这就是齐桓公。但是,鲁国仍继续派兵送公子纠回国,结果一无所获。齐桓公即位后,立即发兵打败了鲁国,并强迫鲁庄公杀死公子纠,把管仲遣送回齐国治罪。管仲被押送回齐国,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大力推荐管仲。由于鲍叔牙劝谏有方,齐桓公也豁达大度,任命管仲为相国,管理朝政。
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不久,又发动了一次对鲁国的战争,即公元前684年春天的“长勺之战”。
长勺之战
鲁庄公认为齐国欺人太甚,决心跟齐国死拼到底。曹刿(cáo guì )当时是鲁国一个没有权势的贵族,他去拜见鲁庄公,要求参加抗齐的战争。他问庄公:“凭何条件与齐国作战?”主公说:“平时有什么好吃好穿的,我总是和大家一起分享。”曹刿听了直摇头,说道,“这点小恩小惠,能得到的人并不多。”庄公又说:“大小小的诉讼案件,我能处理得合乎情理。”曹刿这才点头称赞道:“这倒是件得民心顺民意的事,凭这一点可以和齐国打一仗。”他接着又说:“如果作战,请允许我和您一同去。”庄公见曹刿成竹在胸,便点头答应了。
曹刿和鲁庄公共乘一辆战车,带着人马前往长勺迎战。此时此刻,齐军大队人马向鲁军逼近。他们仰仗人多势众,擂响战鼓,开始进攻。鲁庄公也准备下令开始出兵迎敌,曹刿却连忙阻止,说:“时机还未成熟。”当齐军发动第二次进攻时,曹刿还是让鲁庄公按兵不动。鲁军将士看到齐军张牙舞爪的模样,顿时怒气冲天,摩拳擦掌。但是没有得到主帅的命令,只好忍耐等待。齐军见头两次进攻没有取得什么进展,士气有些低落。这时,齐军主帅以为鲁军胆怯怕战,便又下令擂响战鼓,发动第三次进攻,孰不知,他中了曹刿的计谋。早已疲惫不堪的齐军兵士又强打起精神冲向鲁军阵地。曹刿这时才对庄公说:“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。”于是,鲁军阵地响起了震天的战鼓声,如猛虎下山般杀向敌阵。齐军士兵没有提防,纷纷败下阵来。鲁庄公见齐军败退,便准备下令追击。鲁军听到追击的命令,个个奋勇争先,乘胜追击,最后终于把敌军赶出了国境。回到王宫,他先赏赐了曹刿,又问道:“前两次齐军击鼓进攻,你为什么不让我下令反击?”曹刿回答:“打仗全凭士气,第一次击鼓,士气旺盛;第二次击鼓,士气大大减弱:等到第三次击鼓时,士气已经穷尽了。三次击鼓后,他们的土气已经枯竭了,而我们的士气却正旺,所以才能打败他们。”庄公听后恍然大悟,对曹刿的军事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,于是拜曹刿为大夫,主管鲁国军事。
这次战争让齐桓公成了著名背景板,成就了曹刿。
曹刿论战相关成语
一鼓作气: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。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。
(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)
再衰三竭:形容士气低落,不能再振作起来。
辙乱旗靡:车迹错乱,军旗倒下。形容军队溃败。
(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。)
彼竭我盈:他们的士气已消失,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。
(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)
评论列表